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乜許詯傻 2025-02-09 财经报 17 次浏览 0个评论

  文:中外管理传媒社长、总编 杨光

  最重要的,永远不是任何一件事本身,哪怕它看起来再重要——而永远是这件事的“影响”。

  比如:DeepSeek。

  2025年的春节,将因为这款中国本土的人工智能(AI)大模型横空出世,而注定载入史册。而载入史册的理由,也并不仅仅因为这款AI产品的浅出身、很好用、超便宜,和一度做空了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市值。还是在于其独特的深远影响。

  终于轮到中国了!

  这是我第五次在卷首语专题写AI了。

  2016年4月,当谷歌的“AlphaGo”横扫了人类围棋盘,我写了第一篇(参见《被倾覆的围棋盘: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!》)。整整7年后,当OpenAI的“ChatGPT”横扫了人类想象力,我写了第二篇(参见《Chat GPT:你们再也混不下去了!》)。当年11月,当OpenAI的“宫斗剧”横扫了人类的公司治理,我写了第三篇(参见《OpenAI变局:四个唐僧与一个孙悟空》)。仅仅3个月后,当OpenAI的“Sora”再一次横扫了人类想象力,我写了第四篇(参见《“眼见”Sora的惊呼:我们再度面临“球籍”危机!》)。但我们一直都是隔岸观“扫”的旁观者。

  那这一次,中国的DeepSeek“横扫”了什么?——是啊,终于轮到我们中国了!

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  过去半个月,围绕DeepSeek被炒翻的核心话题就是三个:1、DeepSeek是不是拉平甚至掀翻了中美AI领域原以为肯定存在且被越来越大的代差?——抑或相反,是不是依旧是一次中国式“大跃进”?2、DeepSeek是如何用全新算法创新颠覆及跨越了美国人既有算力积累的鸿沟?——抑或相反,是不是依旧是一部中国式“山寨机”?3、前者是政治家们最抓狂的,中者是键盘侠们最热衷的,而后者才是上班族们更热议的:我该如何用DeepSeek秒间代劳完成我自己原先点灯熬油都做不好的工作?——抑或相反,是不是我马上要失去工作了?

  如果“横扫”的是中美AI代差,美国人一定无所不用其极地让这个“代差”很快重新出现,我们“横扫”不了多久;如果“横扫”的是西方芯片市值,美国人一定无所不用其极地用“真相”很快重塑信心,我们也“横扫”不了多久;如果“横扫”的是人工价值,我一直认为:越是“无人”时代,才越是人作为“人”大放异彩的时候,因而AI“横扫”的仅是甘心只作为“手足”和“机器”的“禽兽”和“工具”,而不会是以“创造”为核心的“人”(参见2024年10月《19岁的最后一天》)。

  那么,DeepSeek到底横扫的是什么?特别是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,它区别于ChatGPT的重大影响是什么?

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  中国社会将加速AI化!

  对于中国人,这个差别还并不是前者“合法”随便用,后者“依法”不准用。

  尽管这非常重要。可以想象,中国社会会因为DeepSeek的从天而降,和比肩ChatGPT的惊艳表现,让本就气短三分的“文心一言”们径直被忽略——而直接将中国社会迅速实现“AI化”。而这,也是我8年前开始关注AI时,我们所有人都期待并掺杂忧惧的那一天。那句俗透了的所谓“未来已来”,此刻倒也应景。

  DeepSeek将迫使所有依然内循环的组织和人,共同扪心思考:“我能干的还有什么‘他’(包括很快)不能干?我的存在到底还有什么价值?客户和领导还会因为什么而继续需要我在眼前晃来晃去?总之,我还凭什么能继续吃饭?——即便我健壮,即便我加班,即便我手快,即便我态度好,即便我从不去打劳动官司。”

  在DeepSeek横空出世之前,中国人还只需要基于“远见”而忧心忡忡。但现在,DeepSeek和我们就隔一面屏,我们的未来是兴奋还是绝望,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——就看我们用不用。

  对“深度思考”的深度思考!

  我唠唠叨叨说这些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的“影响”,就在为了下面说我们也许还没意识到的“影响”。而这一点,却并不高大上,甚至很ABC。

  这个ABC,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逻辑能力。

  DeepSeek和ChatGPT也许很相似,也有一些地方还有不及,但有一点“不同”,却对我们国人非常之重要,影响将很深远。这就是DeepSeek设置了一个“深度思考”的显性内容。它并不是对你提问或指令的直接回答,而是在回答之前的一段甚至比回答更长的灰色文字。

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  这段文字,是“他”摊开了告诉你:我接到你的指令后,我究竟是怎样思考的,我究竟是怎样组织的,我又究竟是怎样呈现的。——而这,我认为比“他”后面深色的答案本身,更为重要。

  因为答案里的只是(呈现)信息,但思考中的则是(构建)逻辑。而中国人,最欠缺的正是逻辑。

  汉学家李约瑟曾发出了一个著名之问: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一直都高度文明的中国?科学家钱学森曾发出了一个临终之问:新中国为什么一直培养不出高端人才(比如诺贝尔获奖者)?

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  这里面的答案是越来越清晰的,那就是:古中国不讲究逻辑学。新中国取消了逻辑学。

  讲逻辑,你才会有标准,有道理,有归纳,有演绎,社会才有进化。不讲逻辑,你就只有立场,只有算计,只有感受,只有蒙昧,社会也只有循环。

  这,也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尖刻地认为中国“没有历史”的重要原因;也是我们比其他民族更频繁地重复各种老套社会悲剧的重要原因;也是我们当今要取信于全球、贡献于人类依然有很长路要走的重要原因。

  逻辑,不仅是进化的基础,也是科学的基础。但可惜我们上千年都热心于混沌认知中的含糊不清似是而非,沉醉于利益权衡下的此一时彼一时。而一事一议的“勾三股四弦五”与放之四海的“毕达哥拉斯定理”,在认知高度上完全是质的差距——正因为很相似,所以更刺眼。

  1980年代,新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可贵的反思。然而,跨世纪时我们不再挨饿,不再折腾之后,此时恰逢“量子科学”又开始大行其道,于是我们有些人便雀跃欣欣然: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是“遥遥领先于起点”!殊不知,没有逻辑学的支撑,没有牛顿力学的锤炼,所谓“分布式”就只是任性而为的“一团乱麻”,就是被“套圈”而不自知的沾沾自喜。

  没有逻辑学支撑,一切辉煌都是虚幻的,一起拥有都是短暂的,我们举国心心念念的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”就是水中之月。

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

  用灰色构建光明!用逻辑构建文明!

  而DeepSeek恰恰用最“开源”的共享方式,用看似“灰暗”的谦卑色调,让我们在每一次与“他”基于现实务实坚实的需求解析和反复交互中,润物细无声地悄悄补上“逻辑训练”这一课。我们每一个DeepSeek的中国消费者和中国企业,哪怕不认真看“他”随后给你堂而皇之的深色“回答”,也要逐字逐句地研读“他”之前大公无私给你的灰色“逻辑”。真正的宝藏,都在过程里,而非结果。

  过程训练多了,结果自然改变。逻辑训练多了,实力自然加强。思维训练多了,气质自然提升。气质不同了,人人垂涎的暴发户才会成为人人敬仰的贵族。

  因此,我们所有人在畅谈“创新”之前,先让自己有“逻辑”;在梦想“颠覆”之前,先让自己有“结构”;在探索“超车”之前,先让自己有“体系”;在布道“真理”之前,先让自己有“道理”。当全体中国人都开始“讲逻辑”之后,中国社会至少90%的顽固难题,都将自然消解;中国社会历久弥新的原地循环,才将自然打破。

  而普及逻辑思维能力,就是我认为DeepSeek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最不起眼又最根本的“影响”,也将是对中国社会难解顽疾最为有效且最彻底的“横扫”。

  至于,DeepSeek是不是伪创新,会不会被美国人整垮,还有那么重要吗?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,本文标题:《DeepSeek到底横扫了什么?比“争创新”更重要的,是“讲逻辑”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