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

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

谁都不爱 2025-02-22 行业报 24 次浏览 0个评论

“找代购想省几千块,没想到被骗了几万块。”

家住上海的孙琦是老铺黄金的铁杆粉丝,去年初第一次购买老铺黄金的她就迷上了其独特的古法工艺,但不断突破新高的金价让她平时难以下手。

今年2月,孙琦终于等到了老铺黄金一年一度的大力度促销,没想到却掉进了“假代购”的陷阱。

近期,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,表示遇到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:骗子“一鱼两吃”,一边伪装成买家,支付小额定金给代购、获得销售凭证和实物视频,另一边伪装成卖家,利用代购的真实物料诱骗真买家支付全款。

多线操作“空手套白狼”之后,骗子直接“消失”,只剩下没收到货的买家面临经济损失。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,截至2月21日,已知的10位受害者合计被骗超46万元,受骗金额最高超10万元。

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

2月21日晚七点半,老铺黄金国贸商城店门口挤满了排队的顾客。图/于盛梅 摄

“黄金代购”骗局始末

黄金首饰属于贵重物品,为何消费者会选择相信陌生代购?

多位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吸引他们的是超大力度的折扣。2月以来,全国各地的老铺黄金开启线下促销活动,“金卡/黑金卡九五折+满千返50+满额赠品+商场多倍积分”的机制,可以让金饰的到手价打九折甚至八五折,而这样的优惠仅在线下购买才能成立。

想享受大力度的限时折扣并不容易。当春节黄金热延续与“买到就是赚到”的情绪交叠,老铺黄金成为线下排队王,“有人排队8小时买老铺黄金”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。以孙琦心心念念的“金刚杵手镯”为例,平时就经常断货,促销活动的抢货浪潮中更不好买。

因此寻找专职代购购买成为一些人的选择。

2月14日,一名代购主动在社交平台给她留言表示“自己能买到”。看到此人主页都是老铺黄金代购相关信息,加之代购给出的八四折优惠力度不小,孙琦动心了。

孙琦看中的这款金刚杵手镯,原价44000多元,而通过线下代购打折之后仅需37000多元,相当于省下了7000元。

在对方催促下,当天下午5点,她按约定给对方转了37000多元先“锁”住订单,并于晚上9点收到了“白单”(购买老铺黄金时的销售凭证),而“白单”只有在用户消费与签字过后才能开出。

万万没想到的是,将代购推荐给朋友后,孙琦发现该代购提供的收款账户卡号与给自己的不一致,“当时感觉可能遇到了诈骗,心一下就凉了”。

果然到了约定的发货时间,代购玩起了失踪,微信失联,电话关机。

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

图/受访者提供

如果代购是假的,那么孙琦看到的产品与“白单”照片是哪里来的?

这是行骗者的另一重套路,假装消费者与真代购沟通。

偶尔做代购生意的李林就接到了这样一位客人,对方通过社交媒体主动找到李林订货,先付了1500元定金。在李林提供商品照片与“白单”后,对方称理财赎回需要时间并未立即支付。而第二天是2月14日情人节,“成人之美”的李林没收到钱款但还是加紧将首饰寄出了。但她的好心却换来了行骗者的“消失”。

通过社交媒体,孙琦与李林找到了彼此,他们陷入了同一个陷阱:骗子分别假扮成代购与顾客,利用“白单”开具过程的时间差完成了行骗。至于李林寄出商品的收货地址,则来自另一名受害者,对方表示“订了两件货但只收到这一件”。

不只是孙琦和李林,目前已知的受害者达到10人,卖家李林之外其余都是买家,有人被骗金额超过10万元,被骗金额总和超46万元。其中两个人收到的“白单”是一样的,也就是说行骗者进行了“一物多卖”的操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其他人多数在稍晚收到了“白单”,其中只有一张有修图痕迹。孙琦猜测,可能是行骗者用千元的定金从其他代购那里骗来了对应的“白单”,以此来欺骗消费者动辄上万元的钱款。

警惕代购类陷阱

用代购买的凭证,让真买家付钱,这样的骗局其实并不高明,但还是有不少人上当了。

孙琦坦言,此前有两次找代购买老铺黄金“成功下车”的经验,因此对这种模式相对信任,没想到这次却“翻车”了。她分析这次的代购骗局正是瞄准了大家对老铺黄金的喜爱以及急于“扫货”的心理,消费者太上头了以至于失去了理智判断。

“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骗局,没看见代购付款的‘白单’我就转账了,太轻信陌生人了。”孙琦懊悔地说道。

一名资深黄金行业代购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,老铺黄金线下活动近10%的巨大折扣,催生了很多黄金代购从中套利,收取一定的代购费用或商场积分。由于缺乏中间平台做监管,鱼龙混杂中不乏骗局。

据了解,老铺黄金也在对“白单”凭证不断调整:去年初加入水印、防止复印;去年年中全面展示货品详细信息;今年年初又在其上印制了会员编码。

“首先,购买贵重金饰不要相信折扣过低的报价;其次,很多代购骗局都会在收到打款之后找理由拖延时间,业内一般是见到‘白单’再汇款,并通过老铺黄金官方门店寄出;最后,一定要注意核对‘白单’的各项信息,并与对应店铺确认,防止一物多卖。”该人士提醒。

事实上,今年春节前后,老铺黄金多次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,希望消费者通过其门店或正规线上官方渠道购买品牌商品,并提示消费者“注意甄别信息来源,以保护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”。

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

图/老铺黄金官方

中国新闻周刊关注到,老铺黄金全国多家门店于2月20日发出了“2月25日前,饰品类产品每日限购一次、每次购买同款产品限购2件、购买总数限购5件”的通知。此举或有防范黄金代购的意味,老铺黄金店员表示:“这是为了让大家都能选购到心仪的商品。”

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

老铺黄金门店门口的提示牌。图/于盛梅摄

上海秦兵(北京)律师事务所主管律师刘馨远进一步提示,脱离平台监管的贵重物品代购交易存在一定风险,消费者应尽可能选择官方正规途径购买,避免一次性与私人进行大额转账交易。

中国新闻周刊从报案受害者处了解到,警方已经封禁了行骗者的银行卡和支付宝账号,但这些账号都是虚假的,难以直接追踪。目前来自深圳、上海、苏州等地的多位受害者已于当地派出所报案,已有派出所立案,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。

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启瑞律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这类黄金代购诈骗的行为,不仅构成民事赔偿责任,更严重者则触犯了刑法诈骗罪的刑事构成要件,属于比较典型的电信诈骗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,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
“类似的代购诈骗往往存在跨区域的特点,受害者可以选择在自己本地公安机关报案,公安机关内部会进行协调上报。如果已经确定管辖公安机关,可以直接向管辖公安机关报案;若存在跨区域、地域的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,一般以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为主,其他地区公安机关为辅,以此协调统一侦办。”刘馨远对中国新闻周刊解读。

(应受访者要求,孙琦、李林为化名)

(原标题为《代购“老铺黄金”,有人被骗10万元》)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,本文标题:《多名消费者遭遇老铺黄金“假代购”骗局,有人被骗10万元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